
工藝基準 零件在加工和裝配過程中所使用的基準,稱為工藝基準。工藝基準按用途不同又分為裝配基準、測量基準及定位基準。
(1)裝配基準 裝配時用以確定零件在部件或產品中的位置的基準,稱為裝配基準。
(2)測量基準 用以檢驗已加工表面的尺寸及位置的基準,稱為測量基準。如圖32-2中的零件,內孔軸線是檢驗外圓徑向跳動的測量基準;表面A是檢驗長度L尺寸l和的測量基準。
(3)定位基準 加工時工件定位所用的基準,稱為定位基準。作為定位基準的表面(或線、點),在一道工序中只能選擇未加工的毛坯表面,這種定位表面稱粗基準.在以后的各個工序中就可采用已加工表面作為定位基準,這種定位表面稱精基準。








金剛石刀具切削較硬的材料時磨損較快,如切削黑色金屬時磨損速度比切削銅快104倍,而且加工出的工件的表面粗糙度和 幾何形狀精度均不理想。 超精密磨削 但磨削加工后,被加工的表面在磨削力及磨削熱的作用下金相組織要發生變化,易產生加工硬化、淬火硬化、熱應力層、殘余應力層和磨削裂紋等缺陷。 超精密磨削 用修整過的砂輪在精密磨床上進行的微量磨削加工,金屬的去除量可在亞微米級甚至更小,可以達到很高的尺寸精度、形位精度和很低的表面粗糙度值。

化學拋光 化學拋光是通過磷酸等氧化劑,在一定的條件下,使被加工的金屬表面氧化,使表面平整化和光澤化?;瘜W拋光設備簡單,可以加工各種形狀的工件,效率較高,加工的表面粗糙度一般為Ra≤0.2μm,但腐蝕液對人體和設備有損傷,污染環境,需妥善處理。主要用來對不銹鋼、銅、鋁及其合金的光亮修飾加工。 電化學拋光 電化學拋光是利用電化學反應去除切削加工所殘留的微觀不平度,以提高零件表面光亮度的方法。它比機械拋光具有較高的生產率和小的表面粗糙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