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精密機械、電子學、光學和計算機技術等多學科理論和技術基礎的融合為基本特征,培養學生具有深厚的數理、工程技術基礎,有寬廣知識面,較強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精密儀器及機械”所覆蓋的“光機電算”一體化技術不僅體現知識的綜合應用能力,也已成為高新技術的具體體現。
“精密儀器及機械”學科是精密機械、電子技術、光學、自動控制和計算機技術等學科相互交叉的綜合學科。專業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儀器的智能化、微型化、集成化和網絡化。
工步是在加工表面不變、加工工具不變、切削用量不變的條件下走刀又叫工作行程,是加工工具在加工表面上加工一次所完成的工步。

制定機械加工工藝過程,必須確定該工件要經過幾道工序以及工序進行的先后順序,僅列出主要工序名稱及其加工順序的簡略工藝過程,稱為工藝路線。工藝路線的擬定是制定工藝過程的總體布局,主要任務是選擇各個表面的加工方法,確定各個表面的加工順序,以及整個工藝過程中工序數目的多少等。工藝路線擬定須遵循一定的原則。在機械加工工藝路線中,經常有熱處理工序。熱處理工序位置的安排如下:為改善金屬的切削加工性能,如退火、正火、調質等,一般安排在機械加工前進行。為消除內應力,如時效處理、調質處理等,一般安排在粗加工之后,精加工之前進行。為了提高零件的機械性能,如滲碳、淬火、回火等,一般安排在機械加工之后進行。如熱處理后有較大的變形,還須安排終加工工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