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密機械設計基礎”是儀器儀表類專業重要的技術基礎課程,儀器科學與技術的不斷發展,對課程知識體系和人才知識結構都提出了新的要求。為了更好地適應儀器科學與技術類專業的教學要求,我們編寫了這本教材,供各院校精密機械設計類課程使用。
考慮到儀器儀表類各專業不同的人才培養特色和儀器儀表類專業機械類課程總學時普遍減少的情況,精密機械加工,編者根據多年的教學經驗,對知識點進行了精心編排和必要的精簡取舍,突出精密機械特色,cnc精密機械加工價格,期望在學時少的條件下,幫助學生掌握相對系統實用的精密機械設計知識。








1959年,Richard P Feynman(1965年諾貝爾物理獎獲得者)就提出了微型機械的設想。1962年一個硅微型壓力傳感器問世,其后開發出尺寸為50~500μm的齒輪、齒輪泵、氣動渦輪及聯接件等微機械。1965年,斯坦福大學研制出硅腦電極探針,后來又在掃描隧道顯微鏡、微型傳感器方面取得成功。1987年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研制出轉子直徑為60~12μm的利用硅微型靜電機,顯示出利用硅微加工工藝制造小可動結構并與集成電路兼容以制造微小系統的潛力。


擬定工藝路線的一般原則1、先加工基準面 零件在加工過程中,作為定位基準的表面應首先加工出來,以便盡快為后續工序的加工提供精基準。稱為“基準先行”。2、劃分加工階段 加工質量要求高的表面,都劃分加工階段,一般可分為粗加工、半精加工和精加工三個階段。主要是為了保證加工質量;有利于合理使用設備;便于安排熱處理工序;以及便于時發現毛坯缺陷等。


精密機械加工-青島昊炬機械-精密機械加工中心由青島昊炬機械有限公司提供。精密機械加工-青島昊炬機械-精密機械加工中心是青島昊炬機械有限公司(www.csjygh.cn)今年全新升級推出的,以上圖片僅供參考,請您撥打本頁面或圖片上的聯系電話,索取聯系人:周民炬。